Post box Hong Kong
全港
英國皇冠郵筒 大搜查
如果你係英屬香港居民,一定會好清楚殖民歷史,亦都知道英國曾經喺香港豎立一個又一個皇冠郵筒。而呢種被髹上紅色嘅皇冠郵筒,喺英國街頭基本上隨處可見,但香港已經變得非常罕有,因為唔少已變成綠色蜂鳥郵筒,只係剩低幾十個皇冠郵筒仍然服役;而當中有幾個並無英國皇冠標誌,亦有無數個皇冠郵筒被重新髹上綠色,故大多數仍服役嘅皇冠郵筒都係綠色,紅色變得極為罕有。今次E.A.Two編輯就決定按圖索驥,帶大家拍拖兩個人一次過搵晒全香港仍舊存在嘅皇冠郵筒,由維多尼亞時代走到伊利沙伯二世時代,拆解每一個皇冠郵筒背後嘅歷史意義。
以前要同人溝通聯絡,我哋通常會採用書信模式,文字係表達情感嘅工具,而書信就可以用作傳遞。除咗私人通信,商界、公司文件往來等都會以郵寄作為主要橋樑,故香港郵筒曾經係重要嘅投寄工具,豎立皇冠郵筒都係為咗方便市民需要。不過時而勢易,隨住資訊科技日漸發達,大家都已經一步步改用電郵或電話來溝通,寄信呢個行為變得唔再重要,而郵筒使用頻率亦逐漸降低,再加上香港主權移交,皇冠郵筒數量日益減少。
小知識 Knowledge
香港郵政係來自英國皇家郵政(Royal Mail),有指本來全港有近千個郵筒,而香港嘅皇冠郵筒亦同英國大同小異,都係當年由英國製造,再運送嚟香港。事實上,英國皇冠郵筒喺香港已經有逾百年歷史,係英國殖民時期嘅文化產物。舊有嘅紅色皇冠郵筒呈「威尼斯紅」,用色搶眼,紅色郵筒狀甚型格,亦帶上幾分獨立性格;而由1997年5月起嘅方形蜂鳥郵箱已經換上新衣,新裝呈「綠松石綠」、「香水草紫」,用色現代化,郵箱上既有鳥翼圖案,亦寫有「P」字,象徵郵政嘅「Post」,原意解讀為快捷、親切、效率。同時,將多個仍舊保存嘅皇冠郵筒皆髹成「碧綠」至「綠松石綠」,因為中國郵政向來以綠色為主。原先郵筒充滿英式風格,一直係香港主權移交之前代表英國皇權嘅產物,滿滿濃厚英國色彩。結果大多數皇冠郵筒都已經由紅色變綠色,情況都係一種香港人嘅歷史見證。
鑄造廠
據悉,最早嘅英國郵筒可以追塑至1809年,只係一個小型鐵製郵筒,設於WAKEFIELD郵局,而英國街頭郵筒亦於1851年起先開始安放及推廣。最初,郵筒經當地郵政局委任鑄造廠Andrew Handyside and Company of Derby鑄造,該製造商係現時香港皇冠郵筒嘅其中一個製造商,香港嘅英式郵筒同樣以生鐵鑄造,容量大之餘亦非常耐用,歷經百年依舊堅固如新。
不過,大約喺80年代起,郵筒唔再由英國運送到港,反而改由本地供應商製造,甚至由懲教署生產,採用玻璃纖維製造,有指每個方箱形郵箱造價約1600至2200蚊,另外亦有唔少圓拱形郵筒,而1998年中環娛樂行外嘅編號330郵筒,更加係由本地供應商於內地設廠建造,故其實正宗英國鑄造、擁有皇徽嘅郵筒已經極為罕有。
郵筒類型
英式皇冠郵筒多數為圓柱形,少部份為橢圓形,筒形柱體類係最常見嘅郵筒,亦係英國當地最標準嘅郵筒。而部份郵筒則會以入牆式、嵌牆式、燈箱式呈現,有啲會係方形掛牆、掛柱式郵箱,亦有啲為有啲甚至係木製方形郵箱。郵筒投信口本來為直置式,後來經過多方改良,先變成橫置式,一直沿用至今。
郵筒編號
至於每個郵筒編號點計算呢?事實上,郵政署係將港島劃分一個系列編號,包含離島、大嶼山、東涌、馬灣地區,有渡輪往來中區郵政總局,直到2004年,編號達378號;而九龍、新界就劃分另一個系列嘅編號,包含昂船州、青衣、大嶼山北嘅東涌部份、赤臘角,直至2004年,編號達622號。
方形小牌
如果再細心啲留意吓,會發現郵筒上有個小牌,其實顯示收信時間,質地似係熨膠牌,主權移交之後大概係藍綠色,另外重有一個方形小牌,上面數字係指嗰日第幾次收信,通常係白色,但星期日就會係紅色,而黃色就係代表公眾假期時嘅次數。每一個皇冠郵筒可以容納約1800至2800封信,嵌牆式郵箱亦可以容納600多封信,而最細嘅燈箱形郵箱都可以容納300至400封信,至於較新嘅本地郵箱就可以容納2500至5000封信。
至於郵筒退役後,會放到邊度呢?事實上,各種郵筒會先放喺郵局貨倉,隨後經過翻新,有機會放置於郵政總局郵展廊或博物館展覽,又或者係推出公開拍賣,曾經被拍賣嘅郵筒多為伊利沙伯二世圓柱形郵筒、嵌牆形郵箱、懸掛式燈柱郵箱,但大多數都只係被儲存或被棄置。
歷史介紹 History
而香港喺1841年開埠,由該年至1997年,經歷六位君主,當中有維多利亞女王、英皇愛德華七世、英皇佐治五世、英皇佐治六世,以及香港人比較熟悉嘅「英女皇」伊利沙伯二世,每一個君主都會於香港街頭設立標準鐵鑄郵筒,而每個郵筒上都鑄有當時嘅皇冠標記、英國皇室徽號。另外,好多人都記得英國皇冠郵筒,但你又知唔知郵筒上面嘅GR或ER字母係咩意思呢?
Queen Elizabeth II
(伊利沙伯二世)
1952至1997
英國皇冠郵筒上嘅皇冠就代表皇室標誌,係英國君主嘅皇家徽號,整個圓柱形郵筒重量約一千磅,筒身不單有「Post Office」字樣,亦鑄有皇冠圖案,而皇冠以下字母就係一種「Royal Cypher」,代表建立郵筒時嘅在位君主,都係一種皇室徽號暗示模式。現時香港人最熟悉、由1952至1997年嘅在位君主為Queen Elizabeth II(伊利沙伯二世),以我哋見得最多嘅「ER」皇冠郵筒為例,每個「伊利沙伯二世」時期建立嘅皇冠郵筒都鑄刻有「EIIR」,事實上「E」係代表「Elizabeth」,而羅馬數字「II」等同「2」,即係「二世」。郵筒上面亦有愛德華皇冠,至於「R」則係拉丁文「Regina」縮寫,係代表女性君主時期建立,象徵「女皇」嘅意思,咁男性君主時期嘅郵筒上面又點寫呢?
King George V(英皇佐治五世)
1910至1936年
King George VI(英皇佐治六世)
1936至1952
講到男性君主時期建立嘅皇冠郵筒,就以1910至1936年嘅在位君主為King George V(英皇佐治五世)、以及1936至1952嘅在位君主為King George VI(英皇佐治六世)嘅郵筒為例,數量上僅次於「伊利沙伯二世」鑄造嘅郵筒,郵筒上都鑄刻有「GR」,而「GR」就代表「英皇佐治」,亦有人稱為「英皇喬治」,其實只係翻譯唔一樣,因為「G」本身就代表「George」。至於「R」就係「Rex」縮寫,象徵「皇帝」,而「Rex」則同「Regina」一樣係拉丁文嚟,至於「V」、「VI」就係代表「5」或「6」嘅羅馬數字,字體為美術草書,目前仍然可於街頭見到少部份英皇佐治時代嘅郵筒。而香港亦有部份英式郵筒同上述有別,例如係採用Scottish 蘇格蘭皇冠,有啲甚至係無郵徽嘅英式郵筒。
King Edward VII(英皇愛德華七世)
King Edward VIII(英皇愛德華八世)
而1901至1910年嘅在位君主為King Edward VII(英皇愛德華七世),不過君主只係在位十年,鑄造嘅郵筒唔多,故此香港嘅愛德華年代郵筒本身好少,目前更加難以找尋。本身重有一個位處港島麥當奴道11號嘅編號20圓柱形郵筒,為粗圓柱形(Pillar Type A)郵筒,同樣由Andrew Handyside and Company of Derby鑄造。筒身亦鑄有「VII」、「ER」字樣,代表「7」同「愛德華皇帝」嘅嘅羅馬數字「VII」、「Edwardus Rex」縮寫,上面有愛德華皇帝皇冠徽號,字體為美術草書。另外,翻查資料時再發現,其實英皇佐治五世與英皇佐治六世之間其實重有一個King Edward VIII(英皇愛德華八世)嘅皇朝,本身郵筒製造商已經鑄造好一批鑄有「ER」、「VIII」嘅郵筒,不過君主只係在位8個月就傳位,所以就未有運送到香港,而英國當地都比較少見。
Queen Victoria
(維多利亞女王)
據香港歷史資料顯示,1837至1901年嘅在位君主為Queen Victoria(維多利亞女王),由於年代歷史久遠,香港嘅維多利亞時代嘅皇冠郵筒已經少之又少,本來重有九龍東隆道與樂善道交界嘅編號278郵筒,現時就僅餘中環郵政總局郵展廊、尖沙嘴香港歷史博物館內嘅兩個郵筒展示品,由Andrew Handyside and Company of Derby鑄造,被當作文物保存。本來係位處羅便臣道與舊山頂道交界嘅編號21郵筒、油麻地窩打老道與砵蘭街交界嘅編號25郵筒,係本地最老嘅郵筒,兩個都係屬於幻圓柱形(Pillar Type B)嘅皇冠郵筒,筒身鑄有「QV」或「VR」字樣,係「維多利亞女王」英文「Victoria Regina」嘅縮寫。
以本地碩果僅存嘅皇冠郵筒嚟講,大多數都係伊利沙伯二世時代產物,而我哋比較熟悉嘅「英女皇」伊利沙伯二世,英文本來就叫「Elizabeth II」,所以大多數皇冠郵筒都能夠清楚見到係刻有「ER」字樣,而鑄刻「GR」、象徵「英皇佐治」嘅皇冠郵筒數目較少,只係仍然可見。另外,香港至今已難以再搵到象徵「維多利亞女王」嘅「VR」皇冠郵筒、代表「英皇愛德華七世」嘅「ERVII」皇冠郵筒,前者只能夠喺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郵政總局見到展示品。
雖然部份原裝紅色圓柱形皇冠郵筒被香港政府保留作展示用途,香港郵政亦於1991年、2001年曾推出150、160週年皇冠郵筒紀念郵票。皇冠郵筒係證明英國君主曾經統治香港嘅其中一種文化產物,不過香港政府成立之後,一度有人指疑似已經逐步「去殖」。根據郵政署2009年4月資料顯示,當時仍保留嘅英式郵筒有約58個,同1997年主權移交後基本相近,新界有28個、九龍有18個、港島及離島有12個。直到2015年10月,郵政署新聞公報又指出,政府表示古郵筒上嘅皇冠標記同英國皇室徽號已經唔合適,係不合時宜,準備更改郵筒上嘅標記,聲稱會研究保育方法,同時聆聽唔同意見。該年資料又顯示,當時有約1150個郵箱,而以生鐵鑄造嘅舊式英國皇冠郵筒有59個。到最後,不單將郵筒上嘅皇冠標記遮蓋,而且更將整個紅色皇冠郵筒髹上綠色顏料,甚至將皇冠郵筒移除,清一色以蜂鳥標記裝飾嘅綠色方形特區郵筒取締,正式改朝換代。而現時據E.A.Two編輯親身考證之下,除咗去唔到嘅地方之外,可以估計到香港僅餘嘅舊式英國郵筒約有76個,約有4個係並英國皇室標誌。
由1997年7月起,英國就將主權移交,正式成立HKSAR(香港特別行政區),而香港郵政由1841年成立至今則有181年。事實上,大多數市區嘅皇冠郵筒都已經退役,只剩低寥寥幾個,而能夠保留嘅皇冠郵筒,目前多數分佈於偏僻地方,只有該區居民會經常經過,尤其係新界村屋附近,又或者係正正因為過於偏僻,所以先獲得保留。皇冠郵筒到底對政權有幾大威脅,E.A.Two編輯真係不得而知,亦無從判斷,故此亦無打算多講,只想著眼於本土歷史文化層面上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