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嶺 T形街牌 凱榮路

粉嶺僅存3個T形街牌 聯和墟皇后山邨新舊交替

粉嶺皇后山邨於近月陸續入伙,新舊交替,碩果僅存嘅舊物淨返幾多呢?以殖民時代嘅T形街牌為例,粉嶺區內嘅舊街牌原來只係得返3個,有一個躲藏於市中心內,而另外兩個則離皇后山邨不遠,拍拖兩個人經過呢兩個地方時,你又有無留意到呢?

時而勢易,T字形嘅舊式街道名牌已經少之又少,想找尋屬於英屬香港嘅遺跡都唔容易,就算見證住香港城市歷史變遷,舊式街牌要不大廈被拆卸重建,要不直接被丟掉,但從來無被保育。

聯和墟

聯和墟本身位處粉嶺以北,戰後規劃成現代化墟市,而舊街牌於戰前已存在。粉嶺區市中心內現時唯一嘅T形街牌係位處聯和墟內,離聯和市場不遠,而聯和市場亦即係舊聯和墟街市。舊街牌就置於聯和道嘉和軒騎樓上,近聯和墟遊樂場,對出沙頭角公路有前往皇后山邨嘅巴士或小巴路線。

由粉嶺聯和墟乘搭一程巴士路線,就可以直達皇后山邨及皇后山商場。只要走出龍馬路,再轉入凱榮路,一直前行就會到達道揚路與凱榮路交界。正確位置係粉嶺軍地馬料水新村,兩個街牌分別被放置同一幢大廈嘅兩端牆壁之上。而呢幢大廈則為「Pet To Nature 回歸自然 | 寵物善終服務」,大樓似足豪宅、村屋,以米白色牆身設計,門口寫有「栢園」,門口有道黑色門,同米白色牆身構成對比。

道揚路

道揚路、凱榮路不單近皇后山軍營,而且離沙頭角新圍軍營不遠,2個舊式T形街牌相對剛才聯和道嘅新簇,少見殘舊感,似乎保養良好,至於真偽就難以確認。不過,驟眼睇嚟似乎同一般T形街牌模式相似,睇落就係真嘅舊式T形街牌。

不過,如果翻查返街道歷史,又會對呢兩個T形街牌產生疑問。以道揚路為例,原來係用作紀念崇基學院、聯合書院院長凌道揚教授,時間線大概係為1955年至1963年,時序為60年代,教授為馬料水村民成功爭取覓地搬村,最終於該地建成馬料水新村,並以其名字為街道名稱。問題來了,T形街牌多數係戰前建築物之上,係殖民時代建設,而60至70年代多數已該漸變成另一款長方形街牌。到底係殖民時代最後嘅建築,抑或純粹仿製T形街牌呢?

凱榮路

至於凱榮路,就係同一幢建築物嘅另一端方向,亦靠近十字路口,同樣係位處馬料水新村,舊街牌款式同道揚路相近。更特別之處,係凱榮路有2個T形街牌,遠處一個係直立式鐵架支撐,等同長洲大新街嘅T形街牌,係極為罕見嘅T形街牌。

T字形舊街牌係殖民時代產物之一,同新式街牌大有分別,街名都係呈上英下中方式,而中文更加係由右至左讀。舊街牌以鐵鑄成,為黑框白底,街牌上為瓷製字粒式設計,鐵框加上瓷製字粒,見證住上世紀嘅本地歷史變遷,目前係香港碩果僅存嘅街頭文物。

「兩隻嘢露吓營」是「E.A.Two 兩個人醫吓肚」的一個活動,以步行及搭車方式走勻全港41個官方露營地,記錄所有露營地資訊。

E.A.Tips :

❶ 皇后山邨兩個舊街牌都位於Pet To Nature 回歸自然 | 寵物善終服務牆壁之上,附近亦有車輛出入,謹記要小心安全。

❷ 市中心街牌位於聯和墟,但唔喺聯和市場,而係旁邊幢住宅牆壁上。
EATWO
Miss A
粉嶺T形街牌 聯和道

聯和道

粉嶺

粉嶺 T形街牌 道楊路

道揚路

粉嶺

粉嶺 T形街牌 凱榮路

凱榮路

粉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