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近年,香港失業率上升,人工有減無增,香港人更要應付額外防疫開支,比以往更加一闊三大,未到糧尾已經要慳啲使,食飯都要計過度過,生活艱難,加上開工時數多,自己煮飯都難。結果,兩餸飯變成唔少人嘅主要食糧,坊間一間又一間兩餸飯開得成行成市,甚至有人成立「兩餸飯關注組」,但其實值得拍拖兩個人去食嘅又有幾多間?鰂魚涌就有一間真香港人兩餸飯專門店,位於小巷之內,水準不俗,而最大優點到底係乜?
位於鰂魚涌嘅「香港人兩餸飯」,隱藏於小巷內,於上年下旬先至開業。步入小巷之後,會發現招牌其實都幾當眼,店內只提供外賣,玻璃背後有一盤又一盤全新端出嘅小炒餸菜,玻璃上又有少量水珠,有感係新鮮滾熱辣,各款小炒顏色尚算豐富,款式亦唔少。從餐牌可見,逢星期一班五都有約11款餸,每日各有不同,但星期六就寫明會以Random方式提供菜式。
兩餸飯就等同「大鑊飯」,一盒兩餸飯$32,一盒三餸飯$40,一盒四餸飯$48,價錢實惠,份量充足,三餸飯都只係$40,而每一款餸都唔少,確實大件夾抵食,絕對唔係一款頹飯,有住家菜味道,難怪喺區內成為全新打工仔飯堂。
從小巷步出,要找尋野餐好地方,離此兩餸飯店舖最接近嘅絕對係鰂魚涌公園,但編輯已經試過於此公園野餐,故決定轉移陣地,另覓地方。 一直依循北角方向走,亦可見海旁,但中途健康東街並無座位,未能進餐。繼續前行,經過廉政公署總部大樓,會發現一個北角隱秘小公園,名為北角汽車渡輪碼頭遊樂場。
該海旁小公園靠近香港小輪集團成員香港油蔴地小輪船公司,近渣華道,旁邊有籃球場。公園對出高架橋為東區走廊,能清楚遠眺九龍灣、觀塘、啟德郵輪碼頭、九龍城渡輪碼頭,而左邊則可近距離望北角渡輪碼頭,北角碼頭不單係行人乘搭渡輪嘅碼頭,而且係本地極少見嘅汽車渡輪碼頭,碼頭渡輪可以往返觀塘、九龍城、紅磡。
當日星期六飯餸大概有菜脯肉碎煎蛋、咸香煎肉餅、魚香茄子、黑椒薯仔牛柳粒、生炒骨、麻婆豆腐、蝦米紹菜炒粉絲、雜菇扒小棠菜、西芹雲耳炒雞柳、滷水雞翼、京都豬扒,同樣合共11款菜式。是次編輯隨手挑選咗兩個三餸飯,包含黑椒薯仔牛柳粒、菜脯肉碎煎蛋、滷水雞翼、西芹雲耳炒雞柳、京都豬扒、生炒骨,佔菜式一半。
菜式上,並無特別出色嘅餸菜,皆因每一款小炒餸菜水準都極為平均,唔會太油膩,屬家庭式小菜,無邊款餸菜可以被置於劣等水平,非常難得。當中,京都豬扒肉質軟腍,醬汁酸甜如泰式辣醬,開胃十足;生炒骨如咕嚕肉,表面一層濃稠芡汁亦重酸甜味,梅頭豬肉炸得恰到好處;菜脯肉碎煎蛋每份為方形,煎蛋無焦黑,略有蛋香,蛋內有肉碎餡料,係菜脯比較少。
飯盒內,白飯佔據一邊位置,等如兩款餸嘅份量,飯粒軟硬適中。黑椒薯仔牛柳粒帶有鹹香,牛柳粒唔算好多,但牛柳有肉汁而唔黐牙,薯仔則較多,略有微脆,內裏軟綿,只有輕微黑椒味;滷水雞翼配有一顆滷水蛋,雞肉嫩滑,滷味不俗,但滷水味可以重啲;而西芹雲耳炒雞柳係相對較清淡嘅款式,但亦有咬口,感覺新鮮,加上有菜有肉先算均衡飲食。
味道並非編輯最欣賞嘅地方,反而餸菜擺放方式先係最考究嘅地方。如果大家購買時能夠細心啲留意吓,會發現店員係聽完大家所有選擇之後,先會開始勺每一款餸菜,並且放置於合適位置上。雖然餐盒只有三格,一格已擺放白飯,另外兩格就分別擺放兩款餸菜,此為正常兩餸飯擺法,而三餸飯就會將第三款餸菜放置於白飯之上,最難得係可以確保整體美觀度,又有別於真頹飯嘅隨意擺放方式,唔會令餸菜重疊,感覺受到尊重,簡樸得嚟有條理。
另外,跟餐加$6(單買$10)可以要一樽冰糖龍眼水或冰糖薏米水,其中冰糖薏米水有大量薏米,大概有三分一,整體入口微甜,但甚為清淡,既為兩餸飯解解膩,亦可滿足飽餐後嘅口腹。
鰂魚涌芬尼街22-46號海暉大廈地下Q號舖
星期一至五11:00 – 15:00、
17:00 – 20:00;
星期六11:00 – 15:00;
星期日全日休息
9141 0822
七姊妹英皇道
24h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