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冬天氣溫下降,最適宜係拍拖兩個人去食暖笠笠嘅煲仔飯,但煲仔飯係需要堂食先有風味嘅菜式,幸好目前可以堂食,即時搜羅可以一嘗嘅煲仔飯專門店,當中北角、天后就有一間以馳名煲仔飯為主打嘅茶餐廳,另有其他小菜,到底係咪真係咁好食?
煲仔飯係暖胃之選,係冬日恩物,而位於天后嘅「嚐喜大不同特色餐廳小廚」,由北角分拆出嚟,店內餐牌上有23款煲仔飯,每款都可以另加配料,如臘腸、膶腸、鹹魚、雞蛋、冬菇、梅菜。從店內察看,不難發現除咗煲仔飯,最受歡迎嘅菜式係冰鎮咕嚕肉,只不過一碟蒜蓉炒菜心要$70。
小店日頭係茶餐廳,夜晚搖身一變就轉為小菜館,加上馳名煲仔飯,重有可供預訂嘅私房小菜。店舖其實係來自做煲仔飯出名嘅西環坤記、曾獲米芝蓮嘅嚐囍煲仔小菜,只不過拆伙後另起爐灶,改名嚐喜大不同,多咗小菜類別嘅菜式,北角同天后分店都係同一老闆。
今次先點選其中兩款,包括臘腸排骨飯$85、白膳田雞飯$90,好嘅煲仔飯必須以炭火炮製,形成金黃飯焦,砂煲煲底陣陣焦香撲鼻,香氣十足。先文化,後武火,煲仔飯係難以控制火喉嘅一款菜式,基本上要等至少30至40分鐘先有得食。不過,原來此店係改用菲律賓火山石,煲仔飯上枱時熱焫焫,又的確值得等待,上枱時先會淋上甜豉油,再焗一焗,等待1分鐘就可以開蓋用餐,似乎同炭火製嘅煲仔飯無太大分別,不過飯焦就比較少,似乎係火喉問題。
煲仔飯上枱係有煮出嚟嘅香味,臘腸略有油香,排骨有肉香,而豉汁白鱔厚肉彈牙兼滿口魚油香,田雞則肉質爽彈,單睇配料似乎好誘人。以為用炭爐烤製嘅煲仔飯媲美廟街最出名嘅煲仔飯,但似乎稍有欠缺。煲仔飯的確係熱度充足,飯粒乾爽,僅有少量油香,混合甜豉油撈飯。煲底原來只有飯焦,甘香味唔太足夠,有部修飯焦黑咗、燶咗,但有少數偏金黃色調,僅餘少量飯焦略帶微脆。不過,飯焦始終有所欠奉,原來所謂嘅「馳名」,就係咁嘅水平。
天后水星街5-7號地舖
06:00 - 23:00
06:00 - 23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