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7)山光道 SHAN KWONG RD
要前往「山光道」T形街牌,可以經過剛才嘅「狗公園」山光道公園,又或者經正路走,於跑馬地郵政局轉入聚文街,盡頭位置就係聚文街與山光道分岔路口,而舊街牌就位於轉角處。
山光道係港島跑馬地區最長嘅街道三甲之一,僅次於第2長嘅成和道,全長有約590米,整道山光道靜中帶旺,未有太繁華熱鬧,但又離市區不遠,同時連接多條主要街道,十分方便。港島只有跑馬地馬場,而山光道設有馬房,亦有香港賽馬會跑馬地會所。
簡單啲講,「山光道」T形街牌位處寶覺小學牆壁之上,呢座小學於1935年創辦,故屬戰前建築物,舊街牌亦於當時建設,而該小學早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。
值得一提嘅係,「山光道」嘅T形街牌並非只有一個,另一個舊街牌位於跑馬地山光道7A號,即係崇德大廈騎樓上,樓下為超藝地産,即係山光道與山村道交界。另外,同樣位於山光道嘅豪宅「Resiglow」亦特別設計咗2個偽T形街牌,編輯覺得設計別緻,仿真度頗高,連舊式生鏽感都有。
(9)協和里 HIP WO LANE
跑馬地區內尾二一個T形街牌就係毗連綿發街嘅協和里,未到達協和里,T形街牌已經映入眼簾。協和里只係一道巷弄,街牌旁邊為香港賽馬會馬伕宿舍。
更值得留意嘅係,此街道的確係曾經歷戰時情況,皆因舊街牌嘅另一端為協和里防空洞!你大概無估到呢個街道盡頭一個毫不顯眼嘅建築物,竟然隱藏咗一個二戰防空洞。據了解,協和里防空洞約有5條街咁長,約945米,有指防空洞內空間偌大,能夠容納747客機,入口就位處協和里,只不過目前已經封閉,未能進入。
如果以現時情況去觀察,街牌隔離有道坑渠,然後就係一個石屎牆,旁邊有大樹,下方本來有個小窗口,正正係防空洞入口,估計大概布2乘2米。呢個防空洞建於1940年代,係防空隧道,通常建於小山之下,出入口眾多,當日軍空襲時,可以用作俾平民躲藏之處。
(10)成和道 SING WOO RD
折返成和道,步行至最下方,離跑馬地電車站不遠之處,會發現最後一個跑馬地T形街牌。舊街牌位處跑馬地成和道1A號至1C號,抬頭可見香海正覺蓮社,呢幢戰前建築物為愉園大廈。
成和道本身長約800米,連接藍塘道、山光道,亦可到達多條主要小街道,靠近銅鑼灣方向,不出10分鐘就能夠步行至銅鑼灣。
簡單嚟講,T形街牌同新式街牌最大分別就係形狀,前者通常位於戰前建築物牆壁之上,甚至係單幢式樓宇,以T形設計,有別於新街牌嘅長方形設計。呢種舊式街牌係以金屬鑄造,基本同皇冠郵筒一樣,都係經歷百年都一樣簇新、堅固。街牌以白底黑字為主,鐵造框架加上鑲嵌於街牌上嘅瓷製字粒,字粒凸出,每一個舊街牌凹凸感明顯
維多利亞城係隨住香港1841年開埠而形成,為英國殖民時代,而舊式T形街牌就係呢段時間嘅文化產物。以跑馬地區內為例,大家不難同時發現舊街牌同新街牌嘅存在,兩者更大分別係新街牌中英文都係由左至右讀,而且係以上中下英方式呈現,字體如黑體之類電腦字;而舊街牌則以上英下中方式呈現,只有英文係由左至右讀,中文就係由右至左讀,字體獨特。
E.A.Tips :

